“快递下乡”破局难?国家出手了

发布时间:2024-07-09 点击:95
7月14日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,确定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等措施,以更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。
“快递下乡”工程其实早已启动多年,但各地在推进过程中,普遍遭遇件量少、成本高、网点缺失等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这次国家层面从促进“内循环”发展的高度,提出新思路和举措,无疑将进一步深化和促进其发展。
乡镇快递要离场?
2014年,国家邮政局启动“快递下乡”工程。7年来,我国快递服务网络不断健全,快递服务深入农民生活,呈现出准公共服务的属性。
据统计,目前我国农村100%的乡镇已建有邮政局所;100%的建制村实现了直接通邮;98%的乡镇有了快递网点,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率持续提升。另据中国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,截至7月4日,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,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。其中,发往农村地区的业务量增长迅速,占了三成。
不难看出,邮政快递业已成为支撑农业、疏通农村、服务农民的重要生力军。然而,近段时间,有媒体报道,在全国多地的乡镇上,曾经的快递网点或是在一个个逐步消失或是在取件环节上需“单单收费”。这种情况广泛出现在湖南、四川、广西等多个省份的乡镇地区。村民每次取件都得额外支付一笔少则一两元、多则三五元的取件费。
如此看来,乡镇快递点难道真的在“离场”吗?其实不然,这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。
“快递下乡”工程实施7年来,社会各届已达成了一定共识,且无论是农民朋友、快递运营商、政府均受益颇多。另外从长远看,“快递下乡”是一片发展广阔的“蓝海”市场。
但事物的发展过程总不会一帆风顺。作为新生事物的“快递下乡”工程,在经历了发展初期的兴奋后,一些问题开始不断暴露。特别是目前农村人口居住分散、业务量不大、快递运营成本拉高、网点投入后存活压力大的问题,而这个主要问题随着近两年快递业价格战“内卷”,更进一步突显和放大。
然而这并不是坏事,因为它给了我们充足的反思机会。反思现有模式存在的不足,从而进一步探索怎样从完善政策配套、资源配套、从改变发展模式等多角度去做改革改变,以迎来新一轮的增长。
快递物流企业应在更高层面上抓好布局
十九大报告提出关于乡村振兴“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”的二十字总体要求。着眼于中国乡村的整体振兴,要实现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系统性发展振兴,绝非单纯追求单一的农业经济振兴。
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。民族要复兴,乡村必振兴,要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,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,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,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。
以此来看,快递下乡具有显著的普惠性质,如刚刚所谈到的“快递服务深入农民生活,呈现出准公共服务的属性”。
而这与国外农村地区的快递服务明显不同。在一些发达国家,农村地区的快递物流服务,很多都要收一定的超远(超范围)服务费。或者像在一些影视剧里所见,由收件人开车到镇上自提自取。
因此,下乡的快递商们要有扎根与躬身于农村的长期思想准备,要有真正服务农民朋友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境界。这样,才能把国常会提出的“加快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体系,改造提升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,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,推动城乡生产与消费有效对接”等真正做为己任。
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,作为乡村振兴的物流基础,绝非收取快递和支撑电子商务这么简单。乡村经济振兴,不能光靠自然经济的农业收入、观光业等来实现,更要靠现代集群化的高效农业,靠承接规模化的工业、服务业产出,这才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。
从国常会提出的“加快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,推进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设施、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”等举措中,我们也能看到,国家对于农村物流体系发展有着宏伟的布局。
因此,目光长远的快递物流商,还要看到未来广阔的一二三类产业发展市场,嵌入相关产业链,从而在更大的层面上抓好布局。
以新思路深化快递物流下乡
那么,快递物流企业究竟该如何探索下乡新战略?
首先是分类推进“快递进村”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路。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是农村发展的短板。此次国常会提出确定完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,其原因也意在补短板、促进乡村振兴发展。
但一些企业在乡镇快递网点投入后,随之而来的是将会面临存活压力大等问题。因此,此次国家提出了新思路:并非要每一家快递企业都进行重复建设,而是要分类推进“快递进村”。
如在东中部农村地区,要更好发挥市场力量作用,引导快递企业驻村设点,提升快递服务水平;在西部一些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,则是要发挥邮政在末端寄递中的基础性作用,加强与快递、供销等合作,扩大“快递进村”覆盖范围,起到托底作用。
其次,快递企业要以综合快递物流方式服务农村物流建设。快递进村要想长期稳健运营,需要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和精细的财务管理能力。
利用网点、代办点实现农村寄递服务与电子商务良性互动是一个方面。但更重要的是,要适应服务现代农业的需要,加强物流能力建设。做到一方面能够加快农产品上行进程,增加农民收入,另一方面加快工业品、消费品、农村生产生活必需品下乡,畅通城乡流通渠道,满足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所需,激活农村消费潜力,从而释放和进一步扩大农村内需增长点。
再有,要秉持各方联合共建服务“三农”大物流的思路。农村快递物流网的建设,绝非一家或几家单打独斗能够完成,必须要秉持大物流的发展思路,多方共同参与建设,互联互通,以实现各方共赢。
此前,国家邮政局就已指导各地因地制宜推动邮快、交快、快快合作,推进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,实现多品牌寄递服务有效下沉,确保服务下得去、留得住、老百姓用得好。
在此基础上,如果能多与农村地区的社会运力相结合,把一些分散的运力有机整合起来,组成集合高效、能实现共同配送的网,便可组成一张能适应未来发展的网。
以新技术促进快递物流下乡
毋庸置疑,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。当前已有大量的物流新技术逐渐成熟,可以在促进快递物流下乡战略中起到巨大的支撑作用。
一是物流信息大数据的综合运用,同时嵌入助农产业链。如农村快递物流网的建设,必须要秉持大物流的发展思路,多方共同参与建设。这张网的基础,就是物流信息大数据的互联互通。
据报道,贵州省自主研发的农村出行服务平台——“通村村”,以便捷农村百姓出行、服务农村生活、激活农村经济为主旨,以交通运输为纽带,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技术连接千乡万户,搭建覆盖乡村的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网、目前正在一些县试点。而菜鸟也有类似的大数据平台在试点。
建议工信部、农业农村部、交通部等相关部门联合,在现有平台试点经验基础上,搭建全国性质的农村物流信息大数据平台,为参与农村建设的快递物流企业搭建互联互通平台,并逐步与农产品信息、电子商务等平台实现对接,从而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兴旺发达。
二是逐步加大无人机、无人车的运用。农村地区人员分布分散,传统物流成本高,物流效率低,无人机、无人车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好帮手。
那么,无人机究竟能节约多少成本?以浙江安吉邮政杭垓镇到七管村为例,邮政原有的末端物流成本是每公里8块钱,通过无人机邮路,除去首次的航线开通费,每公里的运行成本是4块钱,节省将近一半。同时,以往从杭垓镇到七管村靠邮车运行,一个来回起码要一个半小时。而无人机的投递从空中运行,直线距离只有10.5公里,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一个来回,效率提升显而易见。
此外,无人机不仅能在道路遥远、出行不便等地区轻松地运送快递,而且可以承担起生鲜农产品运送之责。
在该领域,其实各大快递物流企业也早有布局。如顺丰、京东等都已研制出吨级无人机,顺丰大型无人载货机最大起飞重量更是已达5.25吨;另外,无人运输配送车除了在城市试验外,也已经在山东等农村地区开始试验,未来同样会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。(作者单位系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重庆市寄递事业部)
本文来源于物流时代周刊,不代表本站观点,文章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